
美国码头工人罢工危机得到解除,同时春节假期也日益临近。受这些因素影响,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结束了连续六周的上涨态势,再次出现下跌。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 1 月 10 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上周出现大幅下跌,指数大跌 214.49 点,降至 2290.68 点,周跌幅达 8.56%,一举失守 2300 点大关。在欧美四大远洋航线中,各航线运价均呈现下跌态势,其中欧洲线的跌幅尤为显著。具体来看,远东到欧洲线每 TEU 运价下跌 411 美元至 2440 美元,周跌幅高达 14.42%;远东到地中海线每 TEU 运价下跌 270 美元至 3477 美元,周跌幅为 7.21%;远东到美西线每 FEU 运价下跌 315 美元至 4682 美元,周跌幅 6.3%;远东到美东线每 FEU 运价下跌 189 美元至 6229 美元,周跌幅 2.94%
上周,国际航运市场部分航线运价出现明显波动。其中,远东至美西航线每 FEU(40 英尺标准集装箱)运价下跌 315 美元,降至 4682 美元 ,周跌幅为 6.3%;远东至美东航线每 FEU 运价也呈现下滑趋势,下跌 189 美元后达到 6229 美元,周跌幅 2.94%。
在欧洲方向,远东至欧洲航线每 TEU(20 英尺标准集装箱)运价大幅下跌 411 美元,报收于 2440 美元,周跌幅高达 14.42%;远东至地中海航线每 TEU 运价同样走低,下跌 270 美元至 3477 美元,周跌幅为 7.21%。
而在近洋线方面,据最新数据显示,远东到日本关西每 TEU 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 12 美元,降至 305 美元;远东到日本关东每 TEU 运价较前一周同样呈现下跌态势,下跌 9 美元后达到 308 美元;远东到东南亚每 TEU 运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较之前一周下跌 91 美元,降至 564 美元;远东到韩国每 TEU 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 2 美元,为 139 美元。

业界消息称,当地时间 1 月 8 日,美国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与资方美国海事联盟(USMX)对外宣布,双方已就新的 6 年期主合同达成初步协议,从而成功避免了原定于 1 月 15 日可能爆发的码头罢工危机。在随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双方明确表示,此次达成的新合约意义重大,一方面切实保护了现有 ILA 工作机会,让广大码头工人吃下了 “定心丸”;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引入那些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先进技术搭建了良好的框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该合约还将有力地推进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在新合约的指引和推动下,这些港口有望在设施设备、管理模式、运营效率等多方面实现全面升级,进而变得更加安全、高效,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为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
自去年 12 月以来,SCFI 指数呈现出一路连涨的态势,其中,在美东码头罢工这一不确定因素的有力支撑下,美西线运价的涨幅表现得尤为显著,而这主要得益于美东线载货向美西线的转移效应。
当下,随着美东码头罢工危机这一市场变数的解除,加之年关日益临近,工厂纷纷开始陆续放假,导致出货量显著减少。在此情形下,集运公司为了吸引货源,纷纷持续下修运价展开抢货行动,其目的在于能够在春节假期直至节后工厂复工前的这段时间内,逐步消化所囤货物,以维持公司的运营和利润。
业内人士分析,鉴于今年春节假期时间相对较早,目前虽本周舱位仍处于满舱状态,但随着假期的日益临近,运价已开始呈现向下修正的态势。而这种情况并非今年所特有的,一般来说,在每年春节前的一两周内,运价通常都会出现逐周下调的走势。这主要是因为年关将至,工厂陆续放假,使得出货量逐渐减少,而集运公司为了在春节假期至节后工厂复工前这段时间里,能够慢慢消化囤货,便会持续下修运价以吸引货源抢货。